人工智能领域选题?人工智能领域
15
2024-06-10
其实人工智能大奖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人工智能大奖赛,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人工智能大奖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含金量高,
浙江大学潘云鹤院士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由陈俊龙、胡德文、田奇三人分别获得。其中,田奇是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计算机视觉、多媒体信息检索专家,任清华大学神经与认知计算中心、中科院计算所、中科大等讲席教授或者客座教授。
JohnHopcroft,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
BarbaraLiskov,2008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EdwardHopcroft),男,美国国籍,计算机科学家。1939年10月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1964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曾获ACM图灵奖(1986)、IEEE冯诺依曼奖(2010)、美国工程院西蒙雷曼奖创始人奖(2017)。
在7月8日上午举行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开幕式上,2021“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评选结果揭晓。
利物浦大学“机器人科学家”,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鲲云科技“高性能数据流AI芯片CAISA”,浙江大学“数字创意智能设计引擎”,朱明杰、吴飞、卢策吾论文《中国迈向新一代人工智能》获奖。
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最高奖项,SAIL奖(SuperAILeader,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S”即“Superior”,代表了“超越”;“A”即“Applicative”,代表了“赋能”;“I”即“Innovative”,代表了“创新”;“L”即“Leading”,代表了“引领”。SAIL奖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高规格、国际化的奖项,树立引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标杆,引领着人工智能产业与研究发展方向。
硬科技到软实力
可以发现,今年的几个获奖项目,不仅有来自硬科技的脑机接口和芯片,也有软实力的数字创意智能设计引擎等项目。
据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介绍,他们自主开发的“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应用于临床重大脑疾病诊治和脑功能探索的“脑机接口”,也可以视为是“人机物”三元共融万物感知的核心技术,是解决渐冻症、高位截瘫、癫痫等重大脑疾病的重要手段,未来进一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人脑与AI的融合来增强大脑功能,实现全脑AI交互,释放人脑的全部潜能。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陶虎研究员告诉第一财经,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系统分为前端柔性深部电极器件、中端转接单元、后端脑电信号采集传输模块、生物兼容封装材料四部分。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鼠、兔、猴等多种动物模型,并能够实现术后急性信号(术后30min内)采集和长达8个月的稳定神经信号跟踪。
“我们知道大脑是人类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器官,还是我们相对于其他动物最强大的地方。所以脑机接口核心就是怎么能充分发挥我们大脑的优势。”陶虎告诉第一财经,脑机接口作为一个了解脑、保护脑、修复脑、调控脑的工具,在临床上可能会发挥重大作用,例如小朋友的自闭症,中青年的抑郁与老年的痴呆,全年龄段的癫痫等等,脑机接口作为一个人类大脑和外界设备直接交流的的渠道,在神经疾病的手段方面会发挥直接的作用。
“从更长远来看,特别是跟人工智能相结合方面,脑接口作为大脑跟万物相连的渠道,它其实是一个赋能技术,可以把我们的大脑和外面的设备连接起来。”他补充说。
而相比其他“脑机接口”技术,他们技术有何不同?陶虎介绍,他们这次独创的技术可以把柔性的电极暂时硬化,这样只需要开一个很小的孔,类似做针灸一样直接放入脑袋里,而它到了脑里面又会变软,“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避免开颅手术只做一个微创植入,创口非常小,最终植入尺度小于输液针孔口径。”
极视角荣获“青岛人工智能优秀新锐奖”荣誉称号,极视角联合创始人陈硕荣获“青岛人工智能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此次奖项旨在奖励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处于持续上升期,产品驱动特征明显,更具规模化扩张潜力的新锐企业,并为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实践与应用中业绩表现突出,业务水平优秀的人工智能优秀个人进行表彰。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