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职业伦理(浅谈人工智能与伦理)

mandy 0 2023-12-20

今天给各位分享人工智能与职业伦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浅谈人工智能与伦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头条上关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问题,为何都是哲学伦理方面,而不是技术知识的?
  2.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
  3. 人工智能在未来可能会面临怎样的伦理问题?
  4. 人工智能在什么领域的发展更依靠法律还是伦理

头条上关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问题,为何都是哲学伦理方面,而不是技术知识的?

这个问题很简单啊。我专业是电子通信类。如果要从专业方面来讲的话,真是太难讲了,学院最近有电子设计竞赛,我还是大一,水平有限,所以就没参加。参加竞赛的项目是智能小车,我一个学长所在的团队是设计可以在跑道上识别金属的小车。如果经过附近能感应到硬币就停下来,然后加速一段距离,能跟着红外线灯找。看起来容易,但设计起来真是很难,设计的过程中出了问题还要仔细检查每一个模块,如果是硬件的话,就得检查哪一个元器件出了问题,有时候甚至蹲半天都找不出来,特别伤神,一天呆实验室是很正常的。要想设计出来,要具备的知识理论至少要熟悉c语言,数电,模电,单片机,DXP软件等,而且还要特别培训。所以如果再往上考虑人工智能的话,所涉及的理论之深,之广,可以说非常难的。但是从哲学的方面来思考发展的话,就容易多了,不需要多么高深难懂的知识,只需根据日常经验和理性判断就能得出很多结论。所以头条上回答的话多是这方面的内容。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人工智能当然不例外。此问答很及时,的确应引起科技研发、智能生产行业以及人类学、社会学等和法制部门重视、研考!止是止不住的,发展是洪流。办法可选择疏通,引流;还可以其人之道之其身,即研发更高智能机器监管同类,这也是水涨船高之游戏。人类道德受到挑战是必然的,不仅道德受到挑战,人类生存同样受到威胁!读者之见。

人工智能在未来可能会面临怎样的伦理问题?

人工智能的持续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的好处将是巨大的。但是,为了让AI真正有益于人类社会,我们也不能忽视AI背后的伦理问题。

第一个是算法歧视。可能人们会说,算法是一种数学表达,是很客观的,不像人类那样有各种偏见、情绪,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怎么会产生歧视呢?之前的一些研究表明,法官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倾向于对犯罪人比较严厉,判刑也比较重,所以人们常说,正义取决于法官有没有吃早餐。算法也正在带来类似的歧视问题。比如,一些图像识别软件之前还将黑人错误地标记为“黑猩猩”或者“猿猴”。此外,2016年3月,微软公司在美国的Twitter上上线的聊天机器人Tay在与网民互动过程中,成为了一个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于一身的“不良少女”。随着算法决策越来越多,类似的歧视也会越来越多。而且,算法歧视会带来危害。一方面,如果将算法应用在犯罪评估、信用贷款、雇佣评估等关切人身利益的场合,一旦产生歧视,必然危害个人权益。另一方面,深度学习是一个典型的“黑箱”算法,连设计者可能都不知道算法如何决策,要在系统中发现有没有存在歧视和歧视根源,在技术上是比较困难的。

为什么算法并不客观,可能暗藏歧视?算法决策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一种预测,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趋势。算法模型和数据输入决定着预测的结果。因此,这两个要素也就成为算法歧视的主要来源。一方面,算法在本质上是“以数学方式或者计算机代码表达的意见”,包括其设计、目的、成功标准、数据使用等等都是设计者、开发者的主观选择,设计者和开发者可能将自己所怀抱的偏见嵌入算法系统。另一方面,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也会影响整个算法决策和预测的准确性。比如,数据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训练数据本身可能是歧视性的,用这样的数据训练出来的AI系统自然也会带上歧视的影子;再比如,数据可能是不正确、不完整或者过时的,带来所谓的“垃圾进,垃圾出”的现象;更进一步,如果一个AI系统依赖多数学习,自然不能兼容少数族裔的利益。此外,算法歧视可能是具有自我学习和适应能力的算法在交互过程中习得的,AI系统在与现实世界交互过程中,可能没法区别什么是歧视,什么不是歧视。

更进一步,算法倾向于将歧视固化或者放大,使歧视自我长存于整个算法里面。算法决策是在用过去预测未来,而过去的歧视可能会在算法中得到巩固并在未来得到加强,因为错误的输入形成的错误输出作为反馈,进一步加深了错误。最终,算法决策不仅仅会将过去的歧视做法代码化,而且会创造自己的现实,形成一个“自我实现的歧视性反馈循环”。包括预测性警务、犯罪风险评估、信用评估等都存在类似问题。归根到底,算法决策其实缺乏对未来的想象力,而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这样的想象力。

第二个是隐私忧虑。很多AI系统,包括深度学习,都是大数据学习,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训练学习算法。数据已经成了AI时代的“新石油”。这带来新的隐私忧虑。一方面,如果在深度学习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敏感数据,这些数据可能会在后续被披露出去,对个人的隐私会产生影响。所以国外的AI研究人员已经在提倡如何在深度学习过程中保护个人隐私。另一方面,考虑到各种服务之间大量交易数据,数据流动不断频繁,数据成为新的流通物,可能削弱个人对其个人数据的控制和管理。当然,现在已经有一些可以利用的工具来在AI时代加强隐私保护,诸如经规划的隐私、默认的隐私、个人数据管理工具、匿名化、假名化、差别化隐私、决策矩阵等等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些标准,值得在深度学习和AI产品设计中提倡。

第三个是责任与安全。AI安全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美国、英国、欧盟等都在着力推进对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的安全监管。此外,安全往往与责任相伴。如果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谁来承担责任?如果按照现有的法律责任规则,因为系统是自主性很强的,它的开发者是难以预测的,包括黑箱的存在,很难解释事故的原因,未来可能会产生责任鸿沟

第四个是机器人权利,即如何界定AI的人道主义待遇。随着自主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强大,那么它们在人类社会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自主智能机器人到底在法律上是什么?自然人?法人?动物?物?我们可以虐待、折磨或者杀死机器人吗?欧盟已经在考虑要不要赋予智能机器人“电子人”的法律人格,具有权利义务并对其行为负责。这个问题未来值得更多探讨。此外,越来越多的教育类、护理类、服务类的机器人在看护孩子、老人和病人,这些交互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需要得到进一步研究。

人工智能在什么领域的发展更依靠法律还是伦理

人工智能在任何领域的发展到需要法律约束,而不只是“什么领域”。而科学伦理和社会伦理则是第一道防线。

不说突破“奇点”这样的大事件,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一定会牵动整个社会体系乃至于社会治理的巨大变化。科学伦理和社会伦理需要解决“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问题,法律则需要解决做了之后怎么样约束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全自动驾驶实现后,事故责任由谁承担?厂家?车主?还是软件供应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 人工智能与旅游的挑战?人工智能与旅游的挑战论文
下一篇: 人工智能与魔鬼美女?人工智能机器美女
猜你喜欢